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加速AI赋能职教变革构建数字化转型新范式,职教数字化服务平台
作者:QY球友会体育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02-22 08:17:36
東方網記者劉轶琳2月21日報道:在人工智能技術重塑教育生態的浪潮中,上海闵行職業技術學院于今天召開數字化轉型與科研工作會議,正式發布《AI+教育教學行動方案》,並與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闵行區科學技術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一系列舉措標志著該學院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邁出關鍵步伐,通過校企協✅同創新、教學全流程重塑和全員數字素養提升,爲職業教育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探索出可參考的實施路徑。
此次簽約明確了新技術蓬勃發展背景下學院高質量發展路徑。學院將借鑒上海交通大學在AI+教育教學領域的先進經驗,推動教學模式、自主學習和科研創新的智能化變革;同時依托闵行區科協的科創網絡,共建科普教育基地,協同開展師資AI✅專項培訓計劃,並組織AI科普周、AI技術開放日等主題活動。未來三年,學院計劃與高校、研究機構及企業形成緊密合作關系,在闵行區落地更多AI+教育實踐場景。
這✅一合作體系並非孤立行動,而是與學院現有産教融合實踐形成有機銜接。目前,學院已與奇安信科技、長揚科技合作建設面向企業的護網工作團隊,使學生在真實項目中掌握AI輔助漏洞排查等實戰技能;與飒智智能聯合開發的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則將AI驅動的工業數據采集優化等企業需求直接融入課程設計,形成企業出題、師生解題的協同模式。
《AI+教育教學行動方案》提出明確的量化目標:通過三年行動重塑3個AI+專業,建設50門AI+課程、10本AI+教材、5個AI+實訓項目,啓動專項研究基金,構建校級人工智能基座。值得關注的是,學院已率先在AI通識課程建設領域取得突破。基礎教學部副主任金曉磊介紹,學院專屬智能體平台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構建起五大模型聯動的垂域知識庫平台,全面覆蓋✅教學三件套全場景,實現習題生成、作業批改等環節的AI全流程賦能。
作爲行動方案啓動環節,學院于2月18日-20日組織全體教職工開展高強度研修。培訓邀請上海市政協經濟金融委常務副主任阮青、上海開放大學肖君教授等專家,聚焦AI技術在教育評價、資源開發等場景的應用實踐。上海交通大學余建波教授現場演示的AI輔助備課技術,僅需輸入教學目標關鍵詞即可生成包含知識點圖譜的教案框架,引發教師群體廣泛關注。數據顯示,90%參訓教師已掌握基礎AI工具操作,多數教師開始嘗試將智能評價系統融入教學設計。
通過AI生成的數字孿生✅模型,學生可先在虛擬環境完成工藝優化,再進入實體車間驗證,教學效率與安全性同步提升。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師程德寶的實踐案例,印證了AI技術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價值。這種轉變已延伸至學生創新領域,天擇書院通過數據之門平台孵化的智能家居應用、工業互聯網監測工具等創新項目已達23項。
爲實現系統性變✅革,學院規劃了覆蓋專業建設、課程體系、教學改革等維度的六大任務體系:在專業建設方面,重點布局人工智能專業群,推動5個示範專業智能化改造;在課程體系方面,構建包含《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通識課程的多層次培養體系;在教學改革方面,引入智能助教系統,開發N個AI賦能應用場景;同時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構建覆蓋教學管理全場景✅的智能化中樞平台。
爲保障方案實施,學院建立雙軌保障機制:成立由書記、院長領銜的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轉型工作;組建專家委員會提供戰略咨詢。同時設立專項研究基金,計劃三年投入3000萬元用于AI+教育項目孵化,並建立教師數字素養持續提升機制。
根據規劃,2025年將重點啓動人工智能專業群和課程體系建設;2026年著力推進成果轉化與經驗凝練;至2027年形成可複制的闵職院模式。學院院長表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打破單兵作戰思維,我們正通過課堂—平台—産業閉環機制,探索産教協同新範式。未來將持續深化AI驅動、産教聯動育人模式,爲上海五個中心建設輸送兼具創新能力與實戰素養的技術尖兵。
隨著《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深入推進,上海闵行職業技術學院正以AI技術爲支點,撬動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深層變革。這場涉及教學模式、管理機制、産教融合的全方位革新,不僅爲職業院校智能化轉型提供實踐樣本,更將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以数字经济撬动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职教化服务平台 下一篇:青海省教育数字化工作部署会召开_职教数字化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