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方针十六字绿动未来诚信领航开启国能陕西新能源的卓越征程
作者:QY球友会体育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02-02 18:38:19
國能陝西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自2009年12月25日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務實誠信的公司精神,深耕于新能源領域。作爲由國家能源集團陝西電力有限公司全資設立的子公司,新能源公司不僅擁有獨立的管理團隊,更與吉山梁風力發電廠、國能定邊新能源有限公司、國能靖邊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實行一體化集中管理模式,形成“一套人馬、多塊牌子”的高效運作體系。新能源公司的主營業務有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項目的開發、建設與運營,以及電力銷售。公司致力于清潔能源項目的組織、開發與結算,積極探索風力資源的綜合利用,爲推動陝西乃至✅全國的新能源産業發展貢獻力量。在務實誠信的經營理念下,新能源公司始終將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公司不僅關注經濟效益,更重視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借助于清潔能源項目的開發與運營,新能源公司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的過程中公司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展現公司的責任與擔當。
目前,公司擁有在運裝機容量75.96萬千瓦,其中風電場6個,光伏電站3個,以及分布式光伏4個。這些電站主要分布在陝北靖定兩縣和關中鹹陽、渭南地區,爲當地提供穩定的清潔能源供應。此外,公司還在建設裝機容量達39.3萬千瓦的項目,並擬開工建設約15萬千瓦的新能源項目。
在“十四五”期間,陝西新能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能源政策,規劃儲備待開發建設新能源項目共計285萬千瓦,其中省內新能源項目185萬千瓦,省外新能源項目100萬千瓦。這也預示著公司將邁入國家能源集團特大型新能源公司行列。在新時代的呼喚下,陝西新能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決貫徹落實國家能源集團“一個目標、三個作用、六個擔當”的發展戰略。公司進一步堅定信心、牢記使命、真抓實幹,爲建設區域一流新能源領軍公司而努力奮鬥。
公司在其運營過程中始終堅持嚴格合規的原則,以確保每一項業務都遵循電力行業規範、建築安全規定以及環境法規等法律法規。體現公司對社會和法律的尊重,更是對公司自身穩定發展的必要保障。爲確保合規性,公司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和流程,從項目立項、設計、施工到運營等各個環節都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公司還設立專門的合規管理部門,負責監督和檢查各個環節的合規情況,確保項目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順利推進。截至目前公司共建立了342項合規管理規章制度,涵蓋法人治理與綜合、産業運營、監督與保障、戰略與投資發展、黨建與群團管理、組織人事與社會保障、財務與資本運行等8個方面,實現公司合規管理全流程、全方位、多角度同步同頻管控,爲公司誠信合規經營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在透明運營方面,公司始終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向投資者、合作夥伴和消費者提供清晰的合同條款和詳細的項目流程。公司定期發布項目進展報告和財務報告,每年按時完成國家公司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年報填報工作,讓每一方及時了解項目的進展情況和利益分配情況。這種透明化的運營方式,不僅增強了公司的公信力,也提高了合作夥伴和消費者的信任度。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公司聯合各參建單位結成協調聯盟,統一規劃、統一協調,爲全面開展協調工作、提高協調效率、落實協調措施、保障協調效果提供了力量支撐和堅強的保障,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設進度。嚴格按照“科學組織、標准引領、質量爲上、創建精品”的十六字方針開展質量管理。按照“樣板引路、示範先行”的理念,以升壓站✅爲依托建立樣板工程,以樣板的示範效應確保施工質量創優。按照創建電力優質工程總要求,圍繞工程創優技術線路圖,緊抓工程創優關鍵線路的關鍵節點和重點工作,以項目創優方案爲總綱,按照“統一協調、標准引領、策劃先行、樣板開路、創新驅動、亮點突出、培訓提升、檢查監督、獎懲激勵”的總體思路推動工程創優工作。
在生産運營過程中秉持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引進先進的設備和工藝,采用嚴格的生産管理控制標准,緊盯關鍵核心指標,以橫向、縱向對標爲抓手,持續開展對標提升,公司多個風場在區域對標長周期保持排名第一,利用小時超區域平均,實現區域對標遙遙領先,5座風電場榮獲中電聯區域對標2個5A、2個4A、1個3A,取得曆史最佳成績。
爲了確保系統的持續穩定運行,建立了完善的設備檢查和維護制度。定期對設備進行巡檢和保養,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采用整合性的維護方式對設備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和維護,確保設備的每一個部件都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不僅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還提高了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爲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公司在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開發與建設中始終將環境保護放在首位。公司深知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此在項目規劃和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影響,優化光伏板布局,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爲實施廢舊物資管理計劃,公司建立完善的廢舊物資管理制度,確保廢舊物資得到妥善處理。公司積極推動綠色能源的普及和應用,采用宣傳和教育活動的方式提高公衆對綠色能源的認識和接受度。公司還積極參與政府組織的綠色能源推廣活動,與政府和其他公司合作,共同推動綠色能源的發展和應用。
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借助于技術創新和智能化發展模式提高能源轉換效率,減少碳排放。關注社區和公衆的需求和利益,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和社✅會服務,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財務透明和誠信納稅直接影響公司信譽和社會責任,在財務管理方面公司始終秉持著公開、透明和誠信的原則,確保每一筆財務記錄都准確無誤,每一項資金流動都清晰可查。嚴格遵守財務法規和會計准則,准確報告財務信息,包括財務報表、審計報告等,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對財務活動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防止財務舞弊和違規操作的發生。
2023年公司完成發電量14.75億千瓦時,完成基建投資6.48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61億元,納稅6694.86萬元,這些數字不僅彰顯公司的經濟實力,更體現在國家和社會的深切關懷下的責任擔當。在納稅方面,公司更是將誠信納稅作爲公司的基本義務和社會責任,積極履行納稅義務,不偷稅、不漏稅、不騙稅。在利用政府補貼和激勵政策時公司會公開披露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效果,確保每一分錢都用于推動公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此外,公司還定期向投資者、合作夥伴和公衆公布財務狀況和資金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公司積極開展公衆教育活動,提高社區對新能源的認識和支持。定期組織電站開放日活動,邀請社區居民參觀電站,了解新能源發電的原理和優勢。舉辦講座、展覽等形式向公衆普及新能源知識,提高公衆對新能源的認識和支持。積極組織動員15余人次參加志願活動,組織並參加志願者協會的慰問,普法宣傳、維護社會環境衛生等方面救助活動,得到了當地社區、村鎮的認可。這些活動不僅增強公司與社區的互動和聯系,也提高公司的社會聲譽和影響力。每年3月份,開展學雷鋒志願活動,帶領廣大團員前往陝西省回歸兒童救助中心、禮泉縣昭陵鎮、望夏村、柳三村、天賜灣村以及定邊縣學莊鄉小學開展幫扶慰問、志願服務活動。2023年5月8日,公司獲評陝西省國資委文明單位。2023年12月15日,公司榮獲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行業信用體系建設“AAA”信用企業。2024年4月25日,公司榮獲榆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榆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共同認定頒發的“健康公司建設市級示範單位”榮譽稱號。
公司注重技術創新和智能化發展,將科技創新作爲公司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積極投資研發,推動技術進步,提高能源轉換效率和質量。2023年結合集團公司、陝西公司下發的最新科技創新管理及科技創新項目管理制度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新能源公司修編下發了《科技創新項目管理制度》和《科技創新管理制度》,用制度規範科技創新管理;同時積極組織從事科技創新管理人員認真學習相關制度,增強科技創新管理能力。
在技術創新方面,公司會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和技術研發。依托立項的八個科技項目,全力開展專利、論文的申請,2023年共計申請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論文發表5篇;公司累計獲得專利22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1項,論文發表11篇,通過知識産權的不斷積累,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競爭力。2024年公司成立了兩個科技創新工作室,全力推動“首席師”和“技術帶頭人”培育工作。
2024年5月31日在陝西省發改委的組織下,公司開展了國能陝西旱腰帶地區農光互補科研與技術開發項目現場觀摩會,邀請渭南、鹹陽、寶雞、銅川等各地市林業部門,自然資源局、土地農村局及各發電公司進行觀摩,以技術創新爲引領,全力推進旱腰帶地區農光互補糧食增産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通過典型帶動、示範引領,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實施進度,爲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爲陝西省加快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國能力量。
在智能化發展方面,公司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監控和預測性維護。通過安裝智能傳感器和監控設備,可以實時掌握系統的運行情況和性能數據,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系統進行優化和改進,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
公司在內部治理和員工關懷上展現出深厚的公司文化和社會責任感。公司致力于建立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確保公司內部運營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制度不僅涵蓋財務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方面,還強調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和檢查,確保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在員工關系方面,公司始終堅持“員工爲本”的理念,注重員工的職業發展和成長,爲員工提供多元化的培訓和學習機會,幫助員工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同時注重員工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此外,公司致力于注重員工的參與和反饋,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公司的決策和管理,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種開放的溝通和參與機制,不僅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還促進了公司的持續改進和創新。
在新能源領域安全生産和應急管理是公司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只有確保安全生産和應急管理到位,才能保障公司的穩定運營和長期發展。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機制,確保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
在安全生産方面,提升電站運行人員的安全意識,確保工作中能夠熟練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定期進行安全培訓和演練,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和檢修工作,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安全性。截止2024年5月底,公司實現安全生産4738天,2023年在全國風電指標對標中,公司兩個風場獲得“5A”榮譽、兩個風場活動“4A”榮譽。
在應急管理方面,制定完善28項應急預案和29項處置流程,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或技術故障能夠迅速響應,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損失。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員工的應急處理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這種對安全的重視和對應急管理的完善,是對誠信經營的堅守和追求。
爲確保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根據電站的實際情況和潛在風險,制定不同層級的應急預案。這些預案包括自然災害應對、設備故障處理、人爲事故處置等多個方面,確保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准確地應對。與當地政府、消防、醫療等部門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構建一個高效、協同的應急管理體系。
公司深知合作的重要性,因此與供應商、承包商、金融機構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良好的合作夥伴共同構成公司的供應鏈和生態系統,爲公司的正常運營提供重要保障。
在與合作夥伴的合作過程中公司注重公平交易和互利合作。公司遵循市場規則和法律法規,與合作夥伴進行公平、透明的交易。公司注重與合作夥伴的溝通和協作,共同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挑戰。
綜上,新能源公司在透明度與數據共享、環境責任與可持續性、社會責任與社區參與、經濟貢獻與稅收合規、安全生産與應急管理以及創新與技術進步等方面做出諸多努力,積極推進完善公司誠信體系,彰顯央企社會責任擔當。今後將繼續秉持誠信做公司的理念,認真履行社會責任,自覺自律,持續營造建立公司與電網、社區、社會之間的良好關系,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共贏。
上一篇:坚持最高标准压实绝对责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核电高质量发展中国核 下一篇:质量管理方针十六字中国制造业企业突破600万家但这一问题不解